“工資當天結算,在家門口干活心里特別踏實!”6月26日,固原市涇源縣涇河源鎮河北村村民李花蛾一邊熟練栽種紅薯苗,一邊高興地說。像李花蛾這樣實現就近就業的村民,全縣已有1.27萬余人。
當天上午,李花蛾和60多名村民在村里的紅薯地里忙碌著,鋪膜、插苗,一派熱火朝天的勞作景象。“農忙的時候我們在紅薯地干,農閑時就到周圍的工廠去干,一年都有錢掙。”河北村婦聯主任伍愛琴說。通過勞務經紀人積極搭建就業平臺,精準對接用工需求,該村100余名村民已在縣內的菌菇廠、牛肉干車間、水廠和牧場實現穩定就業,月均收入達3000余元。
“我已經在西安工作8年了,現在做燒烤師傅,一個月能拿6000多元。”該縣黃花鄉華興村村民張峰說。通過該村在西安創業成功人士的牽線搭橋,村里已有30多名村民也在西安從事餐飲行業,擔任廚師長、服務員等工作,月均工資5000元左右。據統計,該鄉已集中組織外出務工1293人次,就業范圍覆蓋新疆、內蒙古、陜西等地。
6月26日上午,河北村村民們在村里的紅薯地里忙碌著。
今年以來,涇源縣通過多種渠道促進就業,已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.7萬余人。涇源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,將發展縣域經濟,培育就業容量大的富民產業,充分挖掘主體工程建設、工地服務保障、建后管護等方面用工潛力,吸納農村勞動力家門口就業,并充分運用幫扶資源,開展有組織、定向化、技術型勞務輸轉,穩內拓外促就業。(寧夏日報記者 常寬 文/圖)